受兴趣驱使,这些年,哲学类的书陆续也读了若干,但往往是有始无终,想不起哪一册曾经终卷。分析起来,原因大略有二。
就阅读所及,长久以来,这类著作的通病是艰深枯燥,被概念和体系等层层包围和覆盖,晦涩
显然是由于意识到了这点,通俗的哲学读物开始兴起,一定程度上把哲学殿堂的门开大了,使更多的人得以向里面张望。不过随之也产生了一个问题:他们看到的,是哲学的本来模样吗?现在的一些此类著作,有着程度不同的删略、变形、油彩化、演义乃至“戏说”的成分。个中有两点尤为突出:或者避重就轻,避难就易,大做抽取剥离的功夫,缺斤短两,把思想学说过分简单化、庸俗化;或者虽然介绍了观点,却略去论证的过程,读来不能知晓其来龙去脉。有些甚至兼有两者。
一种理论倘若缺乏丰富完整性,和普通的观点、随感还有什么不同?“每个人都应该选择自己的生活”,这是中学生都会说的,也是每天见诸于报纸副刊版的大量文章的主题。但它并不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,虽然不妨认为后者的主张的核心思想就是这样的。作为哲学,它必须用一种规则证明自己,用一种方式推导出自己,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说话。它应该涉及有和无、自我和外在、现象和实在等等,应该从一系列的立论、举证、诘问、反驳中,从对若干关系的梳理和辨识中,得出结论,并辩护什么,或者攻击什么。这才是哲学,而报纸的文章和中学生的憧憬只是感受。同样,一种缺乏论证的哲学,就像是从照片上看到的美人。须知使美人鲜活生动起来的,不是嘴巴、眼睛、身高、“三围”等局部,而是相互之间的联系,是联系中呈现出的流动跳荡之态: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斜倚阑干,莲步移风。一种自成体系的哲学,不论是否具有外在形式意义上的体系架构,但其内在逻辑的严格整饬却是共同的。前者如大多数的哲学家,后者如尼采的具有强烈诗体风格的表述。否则不是哲学,只是某种提要式的东西而已。
学院式的表达孤芳自赏,用概念术语体系封闭自己,仿佛深院重门中的美女,不肯走到喧哗热闹的街衢上去。这样确实有些遗憾,但于哲学本身倒并无大碍。倾慕者只要有足够的虔诚,不达目的不罢休,早晚会一睹芳容。但那种走了样的所谓通俗化哲学,似乎是在走向大众,却使哲学失真走样了,某种意义上是有不如无。仿佛妾本东施,描眉画眼一番,不细看倒也入眼可人,赚得郎君携手共入帷幕,但洞房花烛后,红销香残,露出庐山真面目。再燃爱意,怕是很难。哲学读物的过分简单化、脸谱化的后果也是这样,向远里看,反而会拉远大众和哲学的距离。
相比之下,这本《大问题――简明哲学导论》,称得上是一个例外了。差不多一个来月的时间里,我每天读上十几页,二十来页,读完了这本四百多页、大约四十万字的书。不是不可以读得快一些,而是舍不得,就像对一种难得一尝的美味,仔细品味,不忍心一口吃光。什么是精神的享受?对我而言,这本书给出了一个答案。
就我体会,其可圈可点之处,至少有三。
首先,它符合前面文字中对于恰当的哲学普及读物寄予的期望,那就是既准确严密,又生动晓畅。哲学思维的严整性和生动的表现力结合为一,“二美俱”。前者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、原初的思索,没有掺水勾兑,不曾变形走样。后者使这种获得变得便捷,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保持长久的印象。
比如,在《实在的本性》一章中,介绍了唯心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一般观念:只有心灵是真实存在的,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存在于心灵之中。这一派观点的登峰造极之作,便是贝克莱大主教“存在就是被感知”的主观唯心论的主张。对我们来说这点并不陌生,从中学到大学的哲学课堂上,我们都被告知,世界是物质存在,唯心论是错误的。但为什么虽然错误却依然能够成为一个流派,并没有交代。我们也没有进一步发问,也许因为更信任常识。但现在我们明白了,即便是常识,在哲学思维中也不能包办一切。可以说,正是通过这本书,我才明白,何以这种看似十分荒诞的主张,会被认为是一种强有力的认识论。因为从理性的角度看,它具有十分缜密和周到的论证,逻辑推演环环相扣。书中令人信服地指出,唯心论“是想象力与严格论证的结合”。也许它违背常识,但它却正是作为一种对经验常识的不无恰当的解释而被提出,并因为同样原因而经久不衰,与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的经验论哲学分据半壁江山。你可以从感情上反对它,指责其荒谬、不顾常识,但要真正驳倒它,却必须要依据一定的“游戏规则”,以合适的论证方式,给予“证伪”,而这并不容易。
该书的第二大特色十分直观,是结构形式上的别具一格。它完全不按照通常习见的以史带论的方式来组织题材,而是以范畴来构建全书,把哲学中的主要内容归并在若干大的问题之下,把不同时期的哲学家的主要观点,在这样的题目下加以展开。书名《大问题》,正是来源于此。如在《实在的本性》中,介绍了本体论也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,在《真理的追寻》中,涉及到认识论的种种。《道德和好的生活》关注的是道德哲学也即伦理学,《正义和好的社会》,显然是有关政治哲学的盘点。而《美》一章,不用说是艺术哲学也即美学。空间上,在传统的希腊-欧洲视野之外,还介绍了亚洲、非洲、阿拉伯的哲学;时间上,在中世纪和近代之外,还关注了这一学科今天的发展,如女权主义哲学的兴起与黑人哲学的复兴。凡此种种,按作者的说法,就是旨在“扩展哲学的‘教规’”。在每一个具体章节里,又总是围绕最关键的内容展开,清晰地勾勒出了诸多概念、观点、框架之间的逻辑关联、发展脉络。
游说无根,举《上帝》一章为例。
上帝观念在西方人意识中可谓根深蒂固。作者首先指出,对上帝的信仰,并非天经地义、从来如此的。在犹太-基督教传统的一神论确立之前,古希腊、古罗马和北欧的条顿人,各自有属于自己的众神谱系。这就在来源上给出了界定。关于上帝的传统观念,既有神秘主义的“超验说”,又有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的“内在说”;有“上帝是普遍精神”的黑格尔学说,另外还有伏尔泰的“自然神论”。如此种种。而一种学说,往往又引发或推动了某些运动,如“超验说”引出了马丁・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,因为他认为,教会妨碍了个人与上帝之间直接的联系,个人的信仰远比教会的仪式更重要。
在西方,大多数世纪中,都坚信上帝是存在的,并由此产生了对上帝存在的种种论证,书中择要给予了介绍。我们看到,原来有那么多的方式,仿佛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。以理性方式相信上帝存在的,就有托马斯・阿奎那的宇宙论论证,佩利的设计论论证,安瑟伦的有些古怪的本体论论证,帕斯卡赌注风格十足的论证,康德出自理性必然率的信仰。它们的共性是建立在严格而纯粹的逻辑推导上的。在此之外,还有若干种非理性的信仰方式:既有不同版本的“神秘体验”,又有克尔凯郭尔的所谓“信仰的飞跃”。另外,多种不同的论证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,是对立还是相容?如果是对立的,是否会通过某一条途径达到“合题”的效果,像黑格尔辩证法所展示的那样?对此书中都给予了适当的解答。
既然上帝是至善的、全能的存在,是最终的根由,那么如何看待恶的肆虐?灾难、战争、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……显然与上帝作为道德的存在的观念严重冲突。对此明显的悖论,也有着煞费苦心的不同解释,以求维系信徒们的信念,像自由意志解答、来世公平之说等等。莱布尼茨尽管承认恶和苦难的存在,但又辩护说,上帝为人类选择的这个世界是“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”,即恶的总量最少。与此同时,作者也引述了《老实人》中的大段文字,伏尔泰在这部小说中,用形象手法对此观点做出了辛辣嘲讽。前后比照,文字间氤氲出某些戏剧性的效果,饶有趣味。
如此这般,围绕着每个中心问题,作者思维的触角伸向了每一个有必要抵达的角落,把最关键的内容介绍了出来。作为一部导论性质的书,它不可能巨细毕究面面俱到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忽略那些带有根本性的观念,以及论证过程。应该说,作者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。
第三,以一种鲜明的姿态,强调了哲学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。如果说,此书在对哲学问题的具体探讨中,展现了真正的哲学思维的特性,那么它还告诉我们,为了达到这样一种境界,应该怎样做,哪些条件是必须具备的。一言以蔽之,作者强调了从事哲学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,或曰这一行当的“游戏规则”。法律学界强调审判中的程序公正或曰程序正义,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结果公正。手段和目的是统一的。学术研究亦是如此。近年来国内学界开展了学术规范化的大讨论,实在由于这方面问题多多。
对于哲学这样建立在高度抽象思维基础上的学科,严密而规范的思维尤其重要。同样一个话题,出发点差不多,但经过演绎归纳等一系列繁复曲折的论证过程,在不同的人,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,差别之大令人惊愕。倘若概念及概念体系尚不清楚,思维展开的路径又经常旁逸斜出,不能依照正确的逻辑线索,可以想见,那将是怎样的一片混乱缠夹的场景。不幸的是,我们确实也经常读到这样的文章,不知所云,仿佛置身云山雾沼,对耐性是极大的考验不说,也败坏了进一步阅读的兴致,直接的后果,是加重了和这门原本饶有兴味的学问的疏离。
遗憾的是,对于这些基本的然而也是重要的东西,一般的哲学著作却疏于介绍,大概认为这是不必去说的,是“自明”的常识。殊不知许多读者其实并不了解,一上场就遇到了阻碍,难免生发望洋向若之叹,接下来可能就要打退堂鼓。即便是圈子内的操此业者,也未必就清楚到足以释疑解惑的程度,否则就难以解释,何以会有那么多似是而非的著作。
这样一来,本书在这个方面的苦心孤诣,就尤其值得称道。它讲授了走近哲学的正确的方法。也许是因为作者就是写给非哲学专业人士看的,假设读者在这方面的知识阙如,因此介绍了许多同类书会略去不顾的内容,且解释得晓畅、准确而生动。正文开始之前,有《做哲学》和《逻辑准备》两篇导言,提醒哲学入门者“定义你的术语”的重要性,明确提出应避免时髦词语和言之无物,介绍了演绎和归纳两种论证方式。书后另加了三篇附论,讲解写作哲学的规则,哲学常见的风格是什么,什么样的论证有效,什么样的则是谬误。此外,专门辟有《术语表》,对哲学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、术语,加以胪列并予以解释。作者罗伯特・所罗门,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教授,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晓畅著称,难怪书写得那么善解人意。不独一般读者会大有获益,专业治哲学者也会受到启发。
这部书在十几年的时间内连续再版五次,并且被美国多所院校选作哲学导论课的教材。哲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“普遍因果律原理”,原因和结果密不可分。这部书的命运,也可以看作是对此原理的一个证明吧。
(《大问题――简明哲学导论》,〔美〕罗伯特・所罗门著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,45.00元)